自由的约束与形式的突破——序半渡诗集《灵魂深处的骨头》
梁平
来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e9be9700102em51.html
半渡应该在网络上被很多人所熟知了,尤其在他驻站的时代诗歌网。 老实说,我还是第一次读到他的诗歌,作为一个纸质刊物的编辑,我在网络上的阅读总是有限的。最近,敬泽率队到四川调研网络文学的现状,认为当下不少人对网络文学的误解,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缘于对网络文学缺乏了解。敬泽在中国文学界身居高位,来四川调研之后,能够有这样发声,无疑对网络文学是一个鼓舞。我之所以提到这件事,不仅是敬泽调研过程中我因为工作关系一直伴其左右,有机会与网络作家面对面交流对话、与网络作家在街边小木桌酣畅夜啤酒,更因为诗歌正是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部份。新世纪以来,网络诗歌为中国诗歌的生命注入了新鲜血液,正在以铺天盖地之势扩展着我们的诗歌版图。 半渡刻意强调自己是网络的驻站诗人,我想这里有一种自豪与自信。这么多年来,网络几乎成为他写作的唯一载体,网络上享受的自由,与网络上同道之人彼此的鼓舞,成为他创作的精神支撑和前进的动力。这样一种状态,让这位85后的诗人,可以心无旁骛的写,可以用大把的时间写,写自己的所感所悟,而不去把精力花在考虑迎合其他纸质平台的编辑们的好恶,写出了带有自己鲜明印记的属于自己的诗歌,一个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诗歌。我尤其喜欢诗人这样的一种气度:“我跋涉过的地方/都是你的海洋”(《岛》)。 诗歌在网络上,似乎越来越呈现一种“后现代化”趋势,这种趋势正在摒弃我们对于传统诗歌的认知,以一种多元化的审美向度在不断地挑战和解放已成定势的思维,这其中无论经验与教训,都是有价值的。网络是一个广阔的平台,作为作者、或者读者也许无需去作细分,能够从这种多元的审美中获得写作的愉悦和阅读的愉悦就够了。 在诗集《灵魂深处的骨头》里,诗人将其分为四辑,分别为“疯狂的名词”,“愤怒与抒情”,“本质道理”和“黑色意味”,整部诗集取义在“灵魂深处”。我想,作者一定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诗歌将其“抵达内心”,这也是诗人对这部诗集的总体要意及用心。从这样一个角度看,这也是诗人自我的坚守和一种探索。 诗人在《岛》中刻意采集了一堆貌似凌乱的关于冬天的意象,比如红的梅,比如白的雪,风,草,以及冬天里的你……诗歌里跳跃的幅度几乎令人寻不着节奏却又暗合了可以勾连的情理。看得出作者在控制一种情感,在有效的控制中完成了完整的表意。作者的另一首诗《纯粹》,则从另一个方向写得干净、利落:“不能保留白天/不要彩红 花卉/也不要情绪怒笑/这里有水就好/一气呵成/有渴以及滋养”。这里有这一代人的洒脱与不羁,有自由、有幻觉、甚至还有一点不知深浅,这也许是这一代人通行的标签。其实,在多数青少年心里,应该都住着一个唐·吉柯德,理想主义,唯我、自恋、幻想……这些看似不切实际的特点又正是处于这个阶段的人的宝贵特质。世间的物事对于作者这样年轻的一代,似乎没有值得挽留的,他们总想在自己的认知里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。无论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存在,是不是能够赖以生存,一旦决定了还真能够做到决绝和彻底。 与这样的写作完全不同,作者的《泡吧》值得一提。暗沉的笔调、阴郁的情绪,把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呈现出來: 黄昏像一枚新鲜的樱桃
被夜的性感轻咬
唇齿之间刻满了唇印和齿痕
我们忽略了夕阳被吞没的危险
互相粘连着
浸淫在咖啡里面被夜色腌制
就像一锅密度很大的汤圆
没有谁能撕下一个完整的自己
因为这里缺乏力气也缺乏希望
我们只知道
忧郁到了排泄的经期了
欲望在夕阳的淤血里发炎
我们看不清夜的味蕾
雅座上熏满了欲望的甜味
音符的张狂和颜色的恣意
装扮着贫血的日子
我们在这里已经非常老练了
除了酒精和烟草
不购买任何款式的呐喊和呻吟
我们的生命就包装在烟罐里
抑郁而沉重
解药喝光了,失眠的空隙里
沉默为我们代言
白天,夜被我们亲手掐灭
烟灰缸里盛满了抖落的时间
我们的忧郁和阳光一样明亮
钟情于夏季和灼伤
我们还是和夜一样漆黑
从局部到整体,由表及里 整首诗似乎充满了一种无奈、无助的绝望,身心在欲望包围里苦苦挣扎,而又无处安放,只能以沉默代言。“我们在这里已经非常老练了/除了酒精和烟草/不购买任何款式的呐喊和呻吟”,这无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虐。在我看来,这绝非作者的自虐,而是作者从个人经验到群体经验完成的过渡,正是这种过渡,作者找到了从小我进入大我的写作路径,“从局部到整体,由表及里”。 总体上看《灵魂深处的骨头》,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,还比如《非正式人类》,《毛色》,《缺钙》等。诗人将笔触架构在自身无限的想象力里,这种想象没有负担,完全是自由、毫无顾忌的,却又有适度的掌控,非常难得。 当然,作者因为年轻,而且正处于探索写作的上升期,不免时有“走火入魔”,喜欢在一些句子里制造自以为是的“陌生”,比如“繁华的表象龟裂本质里的种子”,好好一句话不好好地说,做作了,这客观上阻碍了抒情的流畅,使诗性大打折扣。这之前,我在多个场合说过,一个人写诗时间长了,长时间写你自己以为得意的诗歌,那就要警惕了,一是警惕自己重复自己,二是警惕“自以为是”。我不赞成在现代诗歌写作中装模作样的意象和浮华的词藻,给诗歌披上极尽华美的外衣,而忽略了结实的内核、或者看不见内核。 我以为,自由的约束与形式的突破,对于写作者而言,尤为重要,重要到了你的写作能不能继续往前走,切切。愿以此做为我们共勉。 是为序。 |